您好,欢迎来到飞速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对文学手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更新时间:2025-08-19 16:30:01 发布时间:2025-08-19 16:30:0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经济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其课程的理论程度和难讲程度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已得到普遍认识,内容的前半部分主要探讨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模型、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后半部分内容主要围绕资源配置展开,从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开始讨论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从封闭型经济扩展到开放型经济,再到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其中的理论、概念、原理晦涩难懂,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对经济学抱有畏惧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文学手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种形式将理论语言和文学语言相结合,比如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谷贱伤农的经济原理,借助诗词歌赋描述生产论、成本论,借助悬疑推理描述博弈论等等。理论是抽象的,文学是形象的,利用文学语言将抽象的逻辑语言表达成形象的状物语言,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疑团的铺垫经济理论的阐述是一种叙述性的阐述方法,是按照事物内在规律、内在的逻辑层次步步阐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枯燥的理论可以进行前期铺垫,提出悬念先让学生尝试着揭秘,将理论以设置悬念、设置疑团的方式展开,由于探秘心理的驱使,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解决经济困境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得出理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揭秘,老师要不紧不慢地给出谜底答案,并且要对学生揭秘的结果--做出点评,对于荒谬之处要加以指出。悬念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从根源讲,就在于人类的好奇心理的驱使。层层制造的悬念使得读者欲罢不能,沉醉于其中、痴迷于其中。此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在经济学授课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的心理规律,掌握恰当的时机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比如在讲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设置风云突变的经济环境,增加学生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障碍,学生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对于结果公布的形式教师可以延续到下一节课,吊足学生的胃口,在等待揭秘的时候,在学生聚精会神盼望答案揭晓的时候卖个关子,以下节课公布结果!理论下周揭晓! 等方式将内容延续到下节课,既增加了学生互相讨论、研究分析的时间,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所学内容。

二、幽默的风格经济学是探索个人、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追求的严谨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所以,经济学教材表达的也是庄重、严谨的科学思想。但教师不能受困于教材,庄重、难懂的语言并不助于学生的理解。诙谐幽默是智慧的展现,严谨庄重的经济学并不排斥在解读它时采用幽默的风格。亦庄亦谐的教学艺术手法,会收到较好的讲授效果。纵观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无不在演讲时体现出其幽默诙谐的一面,学生在笑声中既学习到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又直观的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思想。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笑声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听课的疲劳,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关系,增强好感,形成愉快教学,在笑声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三、浅显的表达经济学中有些理论比较苦涩难懂,采用浅白易懂的方式解读深奥的理论,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解读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才是真正高水平教学的体现。然而,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讲的理论越难懂,越深奥,越体现学术水平高、教学水平高,这是很荒谬的想法。就连经济学界最高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回归了现实,202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尤金法玛、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罗伯特J席勒3位因资产价格问题的实证分析而获奖的学者,他们属于微观实证范畴,研究本身就包含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通过踏踏实实的实证分析把科学道理告诉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可见谁玄而又玄,谁能将浅显道理演绎成复杂高深的数学公式,谁的水平就越高的想法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将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复杂的经济模型用通俗的语言、易懂的形式阐释出来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应下苦功夫,深入钻研理论蕴藏的道理,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理论的前提下,用口语化的、通俗的语言表述高深的经济学知识,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欧化的语言,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不要使用这些欧化的书面用语,尽量使用浅白的语言讲解其中内容。同时要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模型与现实生活案例结合起来,教师根据自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组织和积累一些案例,例如可结合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经济危机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实际经济问题为题材而进行的客观描述,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描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从而在学习中能够形成开放型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手法 经济学 教学中

为您推荐

试论BOT的主要法律问题(1)论文

内容提要:BOT是本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利用国际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本文了简述BOT的内涵界定与法律特征,并对BOT特许协议的性质等BOT投资方式中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最后简要提及了BOT投资方式的...

2025-08-19 15:34

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

1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意义 经济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市场运行规律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经济学课程是全世界高校重点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核心课程之一。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阵地。经济学教学是将经济学原理、经...

2025-08-19 13:52

基于经济学教学对高校教学进行研究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改变,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已不能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专心致志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那枯燥无味的各种知识。他们现在具有较为挑剔的眼光与功利性的思维模式,传统的教学和考试使得他们无须认真地听讲就能轻易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高分。...

2025-08-19 13:46

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论当前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 划摘要:中国税收信用缺失是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税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优化经济环境,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保护守法纳税人的权益...

2025-08-19 13:00

我国国有经济规模的合理区间探讨

对于当前我国的国有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否定国有经济,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互不相容,因此,改革应当大幅度降低国有经济的规模,国有经济规模越小越好;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则认为,改革以来国有经济规模越来...

2025-08-19 12:46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 分析 了 经济 转轨时期我国建筑业中存在的体制管理 问题 ,建筑市场的培育和建筑产品价格政策问题,工程质量问题, 社会 化劳动保险问题,人力资源和技术素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我国建筑业 发展 的具体对策。关键词:经济转轨时期...

2025-08-19 11:1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