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xippt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浅谈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7-05 00:20:01 发布时间:2025-07-05 00:20:0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 公共 设施建设 金融 监管体制

[论文摘要]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 经济 危机。作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我国经济亦深受影响。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的拷问,也是借助这场危机促进传统模式加速转变的机遇,是一次拐点式的变革的开始。

华尔街金融风暴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受这次 金融危机 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相应放缓。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成为当下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自2025年8月初央行降息以来,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对 市场 仅起到了温补的作用。2025年11月初的十项扩大内需的举措和接下来出台的4万亿的政府 投资 计划为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这股力量能持续多久?是个未知数,但危机对我国经济中固有的不合理问题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怎么改,朝什么方向改,成为急需讨论的问题。

一、优化产业结构:“逼”上梁山

我国对外贸易占GDP比重的60%,金融风暴所导致国外国民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市场萎缩低迷,直接影响到我国商品的出口。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出口订单的减少,大批产品生产出来却销售不出去,长期的积累导致资金无法正常流转,消耗大量的累计 成本 ,出口贸易公司面临巨大还贷压力。截止到2025年11月初已有 67000家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工人失去工作,造成严重的失业现象,GDP过渡依赖进出口所导致的问题已经暴露。此次金融危机把企业逼上了“结构调整”的梁山上。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占主要比例,依靠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打开国外市场。结构调整指的两方面内容,一是生产结构的调整。企业为了保持价格优势而一味的追求生产成本最低化,大批先进的现代化 机械 得不到广泛使用,优秀技术人员仅在几家大型企业中集聚,最新科技研发成果与实际生产应用严重脱节。落后的生产线,原始的手工作业,无法激励工人的创新精神,陷入只追求产量的恶性循环当中。从目前人民币不断走高的趋势来看,价格优势定将被逐步化解。一旦价格优势失去,企业不得不另辟蹊径。此时,唯独掌握产业核心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单一的贴牌代工转为研发与制造同步的自创品牌,掌控行业的国际标准,才不会依赖于贸易伙伴,才能够拥有完全自主的产品定价能力。二是 管理 结构的调整。每年有10万企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但却很少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大批中小企业运用最原始的家族式管理模式。财会,物流,品牌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化,管理阶层跨度小,内部资金和人员管理不到位,导致资本不能有效运行,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企业内部工人医疗 保险 等制度不完善,导致工人低估生产价值,影响其消费能力,滞后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

金融危机使得原本存在结构问题的企业破产倒闭,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或许是件好事。企业需要认清当前 国际经济 一体化的大趋势,那些资金不到位,技术跟不上,产品适销不对路的企业在这场冲击中消失湮灭,剩下得以存活的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内部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生产力,完善 管理体制 。

二、加强基建完善社保:百年大计

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贸易,投资,消费。如今贸易这匹老马已经“老骥伏枥”,剩下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继续稳步增长。投资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消费促进消费。所以当前保障经济继续平稳健康增长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内需,提升国内消费水平。

在我国,普通劳动者基层占到总 人口 的90%左右,富人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口,当他们满足了最根本的生活日常消费之后便转向高端奢侈品的消费,他们消费能力提升空间有限,在消费 市场 所占份额也少。因此,如果占总人口90%的劳动者阶层的消费水平无法提高的话,那么拉动内需根本是无稽之谈。

如何让劳动者阶层提高消费能力,说到底就是要让其有钱,有钱才能敢于花钱。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温饱朝小康迈去,人民手头的确有些存款余额,但日益高涨的房价,医疗, 教育 等费用让他们紧紧攥着这点干巴巴的储蓄不敢消费。在我国西北甘肃和西南偏远地区,贫困人口虽然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但教育,医疗,卫生等其他生活基本消费根本无力进行。劳动者阶层的收入水平仅仅购其维持最根本的生活保障,想要提升其消费能力虽然空间大但难度更大。

所以完善 社会 福利保障体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在2025年之前,政府拿出4万亿来扩大内需拉动 经济 ,政府 投资 ,拿出钱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地方投资。投资的确可以解决短时期的燃眉之急,但要保证长时期经济的持续增长,还要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内需,扩大内需才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只有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之后,才能解决掉劳动者阶层的后顾之忧,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劳动阶层才能够敢于花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消费市场常年紧缩的状况,扭转GDP过分依赖贸易的局势。目前中央出台的十项举措和4万亿 财政 计划是为扩大内需应对此次 金融 危机 的冲击,但拉动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更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同时我们也担心,刚刚抑制住的通货膨胀会因为“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放松的 财政政策 ”而卷土重来,这对我们是一个两方面的挑战。

三、金融市场发展与监管同步

没有完全开放的金融市场使得中国金融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损失较小。值得庆幸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次贷危机是一环接一环的金融衍生品所导致的蝴蝶效应,是 金融创新 的一个负效应。

金融改革和创新本身并没有问题,脚步也不能因为此次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被外国评价为“稳健,平安”,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这或许是个贬义词,但严格的监管机制却使得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免受巨大冲击。美国虽然在此次危机中暴露了问题,但其强大的全球资金流转调动能力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金融市场还是应该继续开放下去,虽然在当下危机面前,应先放缓金融创新的脚步,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应适当降低,但长远来看,金融改革和创新的脚步是不能停止的。

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归根结底是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落后。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是博弈的两个方面,如何能平衡好两者关系使金融市场稳健开放的发展,关键在于一个“力度”。力度不同于“严格”,我国的金融管制一直十分严格,从而限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只是一味的缩紧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导致了金融创新的质量无法提高,限制了金融创新的脚步。金融监管应该允许金融创新在市场原则下发展,放松 行政 政策,通过规范有效的金融监管来 指导 金融创新,从而激励新的金融创新,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监管不是要放缓金融创新的脚步,而是要让每一步走的稳健。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扶持的两个方面,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积极推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浅谈 金融危机 启示

为您推荐

对中国巨额外贸顺差的认识(1)论文

【论文摘要】 我国外贸顺差的激增,在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巨额外贸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之策。【论文关键词】 外贸顺差 影响 成因 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外...

2025-07-04 21:24

关于我国建材行业市场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

2024年建材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全行业生产增速下滑,主要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经济效益大幅回落。2024年建材行业仍然面临着来自外部宏观需求依旧较弱和内部产业结构矛盾仍旧突出的双重压力,国家及行业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效...

2025-07-04 18:58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一、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但是,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经超过基尼系数的0.45(一般来讲0.45是一个国家安全的警戒线)。其次,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第三,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

2025-07-04 17:46

大股东侵权行为分析

"摘要:当前,由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监督、制约功能不全,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且由于法律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保护,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严重侵害着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分析了大股东行为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

2025-07-04 16:26

试论新贸易主义下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世界各国加强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如何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本文主要对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进行论述,希望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

2025-07-04 15:00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的问题及对策

" 摘 要:在分析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存在的问题:1 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受案范围太窄;2 教育财政投入法律救济规定不健全,各个法律、法规之间多有冲突;3 教育财政投入司法制度不健全;4 教育财政投入...

2025-07-04 14:5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