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飞速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新贸易理论及其技术和制度因素

更新时间:2025-08-10 06:12:01 发布时间:2025-08-10 06:12:0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摘 要 新贸易 理论 考虑了技术乃至制度对一国国际贸易的 影响 ,但是其终究是以发达国家的 经济 情况作为出发点的。技术和制度因素对 发展 中国 家的贸易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新贸易理论 技术 制度 WTO 后发优势

1 新贸易理论对技术的探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都属于静态 分析 ,即假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消费偏好等变量固定不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 方法 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贸易结构,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代表者之一克鲁格曼,首先脱离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龙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新产品的国家获得福利,利润率提高,资本向获利高的地方(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加大。一旦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一部分得到技术的国家用低成本劳动创造较高的收益,资本因此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缩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说的资本向创新技术国家还是向转移技术国家流动是不确定的。这个模型只能说明技术创新可能给双方都带来收益,但如何确定趋势,没有进一步 研究 或说明,不足以说明后发展国家一定能够或在什么约束下能够受益或赶上产品创新的国家。其次,克鲁格曼从李嘉图模型开始,假定每个国家之间的要素不同———技术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场中有自己的地位。技术领先国家开放贸易,后发展国家“赶超”上来,消除了“技术优先”者保持其技术领先的程度。新贸易理论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给发展中国家的后来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但是,除了少数新兴 工业 化国家外,许多国家在技术、 教育 、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如印度),却没有对改变产品和产业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那么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际的技术进行 学习 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 问题 ?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技术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呢?

也许产品周期贸易理论能给我们做出一定的解释。这种理论指出,发达国家开发创新产品首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后者在进口这些产品并逐渐占有这些产品的生产,而发达国家继续开发并生产更新的产品,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发展中国家技术的模仿对自身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 企业 更容易注意到技术过时的速度较快,从而减少对学习活动的投资。技术模仿在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反而会强化技术模仿的惰性。更进一步,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政策反过来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过程。

此时,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特征

虽然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如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和积累,但 历史 经验表明,没有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产要素及其积累的国家都有可能是低产出与低经济福利的国家,从而使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G·阿尔蒙特、P·鲍尔在研究20世纪的 政治 制度发展中发现 社会 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力量的强弱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强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贫困。

2.2 技术与制度之争

关于技术和制度哪一个因素能更好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获益,经济学界历来有争论。在中国,杨小凯、林毅夫关于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质上,他们双方观点的交锋点是发展中国家要取得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应该走技术模仿道路还是制度模仿道路。

杨小凯制度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以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且认为在进行较为容易的技术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术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作为后发优势的主要 内容 和形式的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后来居上的主要依据,后发国通过技术模仿,促进生产要素的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达成经济发展,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发展。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观点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并不关注技术还是制度谁更重要,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国际贸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样影响着技术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发优势及比较优势的生成。

2.3 制度外生及其优势

现代 化研究的理论表明,就整体而言,先发国家由于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其制度变迁方式以制度创新为主,多为内生的,而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大可以结合切身实际情况,大量借鉴先发国在制度变迁中的经验教训,其制度的生成多为外生的。但是这种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盘的复制先发国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创新。

我们将 发展 中国 家,即后发国在制度上模仿发达国家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法的“搭便车”现象。这种制度上的搭便车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存在着巨大的有益的能动作用,体现在这种制度模仿不仅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又不会阻碍发达国家的制度创新。不同于技术模仿的是,发达国家往往愿意帮助和鼓励这种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规模效应,从而有效的减少不同制度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贸易利润。

2.4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5

2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 研究 〔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25(10)

因素 理论 制度

为您推荐

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及会计反映

摘 要 论述了知识 经济 的概念、特点、本质,知识经济对我国无形资产概念、无形资产成本、确认条件、信息披露的 影响 及改进建议。关键词 知识经济 无形资产 影响知识经济是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的占有及配置,是以 科技 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

2025-08-10 05:42

企业税收规划管理分析

企业税收规划管理分析 企业税收规划管理分析企业税收规划管理分析1 概念及特点1.1 税收征管是一种执行性管理税务人员在征管过程中,只能按既定的税法正确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得改变税法,也不得放弃税法要求履行的职责。因此,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遇到税...

2025-08-10 05:20

本科经济类论文

不同的经济派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派相争的根源在于研究方法上的相异。方法其本质是人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思考外界及自身的思维成果反过来指导人们行为,处理矛盾的观念的总和。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本科经济类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经济...

2025-08-10 04:44

关于中国三大经济区域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估

(2)KMO 检验 和Bartlett球度检验根据SPSS软件得到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706,根据 统计 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大于0.7,不能否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同时,巴特利特...

2025-08-10 03:54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若干问题 黄彦一、纳税人覆盖面的确定确定社会保险税的纳税人,理论界基本上达到共识。主要分歧是涉及两个问题的讨论:一是农村是否纳入征税范围;二是城镇纳税义务人是否...

2025-08-10 03:48

浅谈发展循环经济与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 经济 的具体措施 调整湘西州产业结构,必须在对现有 工业 进行改造时,提高对农产品、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工艺水平,降低对资源的浪费,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 管理 和治理,提高企业处理污水、废弃物的能力,让废物进入到...

2025-08-10 02:3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