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飞速网!

拥有海量精选范文,祝你一臂之力!
计划、总结、合同、论文、作文

陶行知教育故事观后感(推荐)(2篇)

更新时间:2025-07-28 07:18:02 发布时间:2025-07-28 07:18:02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陶行知教育故事观后感(推荐)一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

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陶行知教育故事观后感(推荐)二

撰联谈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坚强的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经常用对联形式宣传改革教育的思想主张。

1920xx年,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改革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创办了晓庄师范。3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那天,他为典礼会场撰写了一副对联:

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

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一贯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宗旨。他不但这样主张,而且身体力行,脱下长袍马褂,穿上布衣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生产,挑粪种地,睡地铺,住牛栏。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两副对联:

从野人生活出发;

向极乐世界进军。

这副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反映了他将求实精神与远大目标结合起来的教学思想。另一副是他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对联: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字里行间,都闪耀着一位人民教育家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谋私利,鞠躬尽瘁的高尚精神的光辉。

为了丰富农民业余学习生活,陶行知先生还在南京某农村办了一个中心茶园,让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听书、讲时事、放留声机等。他还特地为茶园撰写了三副对联:

为农民教育之枢纽;

是乡村社会的中心。

多谢你来帮助;

少了我也不行。

嘻嘻哈哈喝茶;

叽叽咕咕谈心。

为您推荐

2025年《卡特教练》观后感800字(4篇)

《卡特教练》观后感800字一经过观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收成还是颇丰的,主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1、卡特教练刚接手里士满这支球队时,以往对球员们说过尊重自我就等于尊重其他人,是的,假如一个人连自我都尊重不了自我,那还如何去尊重其他人呢!所以大家应...

2025-07-28 03:42

猴年春晚观后感:看春节联欢晚会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是:《中华大联欢》,伴随着歌声与舞蹈节奏,主持人也一一登上了舞台。20_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才正式开始。节目的种类可真多呀!有歌舞,小品,杂技,魔术,相声等。其...

2025-07-28 01:50

2025年神舟十一号返回观后感(九篇)

神舟十一号返回观后感一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实现既定任务目标,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17日凌晨...

2025-07-27 23:30

最新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八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0一他叫克莱蒙·马修,一个“过气”的音乐家,发誓永远不再进行创作。对这个辅育院的情况一无所知的他,对这儿的一切感到惊愕——杂乱的陈设,苛刻的院长,还有几乎不能让人省心片刻的学生。他看起来完全是一个落魄的中年人,笨拙地想要...

2025-07-27 22:20

推荐奋斗成就梦想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合集](推荐)

推荐奋斗成就梦想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合集](推荐)一在我们的身边,梦想是无所不在的。我曾经阅读一本小说,里面有一个人物叫‘百草’,她是一个倔强、不服输、不怕辛苦的女孩,为了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就像一棵在悬崖边上生长的无名小草,无论风吹雨打,还是...

2025-07-27 17:56

2025年感动中国黄文秀事迹观后感(推荐)

20_年感动中国黄文秀事迹观后感(推荐)一【获奖名片】报国心皎洁【事迹】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_年1月9...

2025-07-27 17:12

加载中...